[ 閱讀 ]《社區設計:重新思考「社區」定義,不只設計空間, 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在前言裡,作者提到現在是個「無緣社會」,我們已經無法因為血緣與地緣而跟社會有更多的連結了,一開始的社區規劃通常是以建造公共空間為主要的方法,就像台灣四處常見的居民活動中心等,台灣也是經過這一段改造的時期,但近年來也是逐漸的閒置,所以符合現在的社區設計不再是依靠更新住宅或公園等物理上的設計就能解決的問題。

作者在大學時讀的是景觀設計,但他並不像一般的設計師只專注在硬體的建設上,他發現到影響公園後續發展更重要的是管理,而第一個讓作者接觸到管理層面的專案就是有馬富士公園。這裡以演員及遊客為主的經營模式,但這畢竟不是一個像迪士尼般商業化的公園,所以作者轉向找到當地居民來創造永續的經營,這是作者第一次感受到社群的力量,透過社群舉辦不同的活動來吸引不同的遊客群,而能開創與一般公園開園後遊客數量逐漸下滑的趨勢相反的局面,

如果只著重物理方面的公園設計,勢必難以產生這種「關係行銷」。


通常設計師都是用所學專業再加上個人構想來完成一項設計,但這通常與實際使用者使用起來的體驗有些差異,如果能傾聽使用者的意見,甚至讓使用者親自參與設計,也會讓硬體設施多了些趣味及人情味的。在兵庫縣的遊樂王國,他們同時打造硬體建築及培訓經營團隊,硬體設施上與小朋友一起舉辦過遊樂研討會,也觀察過小孩玩遊戲的不同方法,軟體上的經營則邀請大學生擔任引導遊戲的孩子王。

在設計硬體之餘也須兼顧軟體方面的經營管理,才能在開幕時讓硬體與軟體同時準備就緒,

減少了開幕時的兵荒馬亂,多了原本就存在般的從容。


                從千里復健醫院的這個專案,作者使用了另一種思維模式來做空間設計,不是設計一個地方讓人去做某種活動,而是創造一種讓人思考可以在這裡做什麼的空間,保留衍生其他未知行為的可能性,也就是創造「可以這樣使用、也能那樣使用」的空間型態,

既然行為可令人聯想到空間型態,反過來說,空間型態也可以激發出新的行為。

這間復健醫院成為當地居民與病患交流的空間,都說有好心情病才容易好,在人際互動的交流下,療癒效果也大概佔了五成吧!



作者非常注重在地居民投入社區設計的情況,並把設計師這類外人的干擾程度降到最低,畢竟想要永恆的延續,必須是要當地居民願意投入,外部的力量只提供適當的協助後就功成身退,這個過程需要大家互相的磨合才能長久,像家島專案就用了五年的時間,培養出一個成熟且能夠獨立運作的獨立社群。

實行的腳步不可操之過急,必須留給居民寶貴的緩衝期,才能在嘗試錯誤過程中推行活動,逐步找回自己的主體性。



當人們處在對立的狀態時,堅持自己各自的主張並無法提供最大效益,但要如何解決僵局,扮演起中間協調者的角色呢?在笠岡群島兒童綜合振興計畫中,

既然大人們只會說出一大堆「辦不到的理由」,這次不如和孩子們一起規劃吧!

讓孩子描繪出十年後島上的情景,怎樣才是他們願意再回來的島嶼,希望用這個方法喚起大人們重視問題,而不是沉浸在過去的仇恨當中,最後,大人們動員起來了,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們透過這個計畫也對家鄉的土地多了一份連結,他們多了一份監督的責任,就算大人們沒認真執行計畫,這些熱愛島嶼的孩子們也將會是之後社區設計最大的力量。在余野川水庫專案中,發生的是當地居民與政府單位的對立,這時派出的是參與Studio-L的學生們,

這群與水庫工程毫無利害關係、能夠站在中立角度誠實說出優點的學生們,最容易和地方上的人們建立信賴關係,

他們用熱情來與婆婆媽媽們建立情感,再擴及到她們的丈夫及家庭,陪伴他們認識家鄉不同的魅力。



既然社區設計需要居民永續的經營,這些專案設計的理念也需要設計師來傳承,作者的Studio-L2008年開始即與一些理念相同的企業一起舉辦+design專案,提出一些社會問題讓參加者來解決問題,在實際投入社會設計前,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學生實習,並透過討論、競賽等方式互相學習。作者告訴學設計的年輕學子們,不要把自己限制在一位商業設計師上,

成為一名社會設計師,提供設計方案解決世界上各種課題,這也是極有意義的一份工作。


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他的設計主要都是從人的角度出發,總是讓我想到克里斯多福.貝寧格博士提出的:要依照人的尺度做規劃,就算硬體建築空間設計得再怎麼美輪美奐,如果不符合人們使用的需求,那也是一個失敗的設計。而作者創辦的Studio-L早已不是一般的建築設計工作室了,他們會傾聽、當中間的協調者、運用當地社群力量、提供其他思考方式來解決問題等,他們創造出了一種力量,那是人與人之間重新牽起了連結,也是這個社會最缺少的一部分,並且透過教育,讓年輕的世代能夠做好充足的準備來面對這個世界的社會問題,像作者說的:不從事設計的設計師也有無限潛能
作者顛覆了以往對「設計」的概念,他當然還是能提供建築上的專業,但更多時候是單純以「人」的方式,由居民自主、獨立的進行他們想要且他們能維持的方式,雖然表面上是在解決外在的環境問題,但實際上卻如同作者在最後寫道:

結交可靠的夥伴,發掘值得全心投入的活動,過著踏實的人生,

或許這才是真正希望達成的目的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 閱讀 ]《剛剛好,最完美!》

[ 閱讀 ]《都是溫柔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