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 ]《一張六十億人都坐得下的餐桌》 - 1


在第一章,作者描述了她童年時生活的景象,那是一個物品皆從城鎮當地產出的年代,鄰居就是各個小企業的老闆。雖然一年只能去城市幾次,但也不影響日常所需,奶奶及媽媽就是最好的烹飪師,讓作者總是期待著家庭聚餐日,媽媽甚至是個頂尖的裁縫師,能夠替作者縫製合身的校服及參加晚會的禮服。這是一個連我也沒經歷過的時代
,從有記憶以來,各種的商店及商場就以充斥在我的生活當中,但看著作者所描述的情景,讓我覺得那是一個純真的年代,大家的生活靠著互信、互助,這對作者有很大的影響。作者在兒時經歷的性別不平等中,體會到公平的重要性,也為日後的公平交易埋下伏筆。
作者與他的第一任先生曾到愛斯基摩的一個小村莊做志願服務,

斯福納克的愛斯基摩人沒有妒羨或所有權的概念,你想要就送給你。這跟我成長環境中的競爭式消費經濟、利用廣告不斷創造妒羨心理以增加支出的模式,大相逕庭。p.42

他們是個原始的小村莊,在那裡如果沒有互相幫助,會很難度過嚴峻的冬天,愛斯基摩人甚至把貯藏視為異常的行為。這才發現,我們原以為習慣的生活方式,卻是不斷被社會經濟價值觀所影響的,就算是作者淳樸的家鄉–英格瑪,抑或是原始的愛斯基摩村莊–斯福納克,在全球現代化的影響下,傳統的生活方式也逐漸被取代。在那個普世富足的價值觀中,

他們擁有在這個世界上、這個生活網的在地感,根據的是他們是誰,而不是他們有什麼。P.48

讓在這個時代生長的我們感到慚愧,我們常不經意的以外在的表象去評斷別人,以至於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去追求那個能讓自己看起來最好的物質。在不經意中,這些生活經驗都對日後產生重要的影響。


在有了自由人的創業經驗後,很不幸的,作者跌倒在性別不平等前,這時外廊卻扶了她一把。重新開始的第一個任務是保護山森街–外廊所在的維多利亞式紅磚房街區,從珍‧雅各的書中作者

了解到有關「住商混合」以及「適宜步行社區」概念的重要性,居民在居住期間可受惠於居住與商業的綜合價值,可以走路到商店和餐廳,到工作地點和學校,到公園和劇院。這種設計城鎮的概念及方法論後來成為之名的「新都市主義」,在我們力求減少碳排放的今天,此理念尤顯重要。P.79

城市的設計不該是一昧的擴張,就像《被賣掉的未來》一書中提到的「首都都市計畫」,我們應該用人的尺度去設計城市,配合人的高度,也配合人能步行的距離,在這種尺度下生活的居民,才能感到安全與舒適。
作者一直認為在外廊的工作只是個專案,甚至這種賺錢的經濟模式,被作者視為是見不得人的,更不是一生所向,直到艾薩克跟她講了一句話:
當一塊錢從一個人的手中傳到下一個人的手中時,重要的不是那一塊錢,而是手的溫度。P.92
讓作者才終於了解到,原來可以用另一種方法做更多的事。



➺閱讀更多➺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 閱讀 ]《剛剛好,最完美!》

[ 閱讀 ]《都是溫柔的孩子》

[ 佛法分享 ] 僧伽如海 ─ 八未曾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