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 ]《如何謀殺一座城市》



第一個城市是紐奧良,雖然這個城市本身就有一直被再開發的跡象,但卡崔娜颶風顯然是個加速的原因,原本居住的大量黑人及中下階層的居民,在逃離颶風後就再也回不來了,但區域內的白人卻樂見此景,更稱這個颶風是個絕佳的機會讓區域淨化
,當你想要得到一些政府的補助時,會因為你是個黑人而發生「技術上的錯誤」,讓補助始終發不下來。縉紳化其實很大一部份是財團與建商引導的,

用地理學家尼爾‧史密斯的字眼來說:縉紳化是「全球資本之手往下伸入在地區域」的故事

在美國曼哈頓的中城裡,百分之五十的公寓大部分是閒置的,這裡不再是個可以正常生活的地方,這些只是商品,開發商不斷往城市外尋找,以最低價買進,再規劃提高房價來賺取利潤。
開發商與建商利用很多好聽的口號來提高城市的價值,財團也投資公共運輸系統,讓新底特律成為不可多得的好地方,但是城市外圍的殘破不堪即不便利是連政府也不去理會的。

真正可能有害的,不是加諸於此的投資或新移入的人本身,而是媒體或資金對這些投資或新人的過度關注

7.2區是大部分是由白人組成的七點二平方英里,從2000年到2010年間,底特律減少了四成人口,7.2區卻減少不到一成,這之外的一百三十四點八平方英里,生活品質逐漸惡化。


這本書其實對於我來說很難閱讀,因為其實他是重複的事情一再敘述,這並不怎麼有趣,而且美國的制度跟台灣的情形不一樣,也是難以理解的情形之一。美國是各州政府有最高的治理權,所以一個城鎮的興衰是靠州政府撥款,而政府的運作幾乎靠地方稅收而不是中央補助,沒想到美國州政府能夠如此不公正的自訂區域發展,其實看到一半就讓我不想要繼續閱讀了,因為最基本政府保障人民的權利都沒有了。反觀台灣,雖然有著城鄉差異,但是政府的功能就是發展各地區域特色,努力不讓各地沒落,上有全台的政策規劃,下有城鎮社區等特色發展,台灣的情形比較類似於日本,而非美國如此的功利主義,所以我認為雖然可能有一些區域發展類似縉紳化,但以台灣的條件比較難像美國如此快速的縉紳化,這跟種族較單一等複雜原因也有關係。

縉紳化這個詞的意思不斷的變化及延伸,但最根本的意思是,將城市原本為窮人和中產階級提供的空間,改成為有錢人累積資本使用。所以我想到台灣最符合縉紳化的狀況應該就是地方重劃吧!以我的家鄉台中為例,最著名的就是七期重劃區,是全台中房價最高的地方,百貨公司集中在這裡,就連市政府後來都從原本日據時期即在的中區,也就是火車站鬧區搬遷過來,後來火車站附近沒落了,成為外籍移工的聚集地,而七期則是最繁華的地區。雖然七期豪宅林立,且房價不斷攀升,但一到夜晚便會發現,空屋率非常的高,幾乎不到三分之一是有住人的(當然或許只是個人的觀察,不代表事實),可知很多是投資客所購買。而台灣的地方重劃也出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每一區都有著不同的特色,拿我家對面的十一期重劃區為例,此區域原本是農地,漸漸廢耕後被政府徵收走了,他距離七期僅僅二到三公里,卻成為多個汽車品牌旗艦店的進駐地,此區的新房子也以獨棟透天為主,讓我好奇究竟是政府的規劃造就如此差異,又或是因為第一個進來的建商的規畫讓大家一起跟進,是一個值得再去深入瞭解的問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 閱讀 ]《剛剛好,最完美!》

[ 閱讀 ]《都是溫柔的孩子》

[ 佛法分享 ] 僧伽如海 ─ 八未曾有法